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崇尚节俭,编撰于战国初年的《左传》所引用之古语就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奢则不孙,俭则固。
唐朝诗人李商隐更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吟咏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人所推崇的节俭,不仅是指贫穷境况里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要求和选择,更是指小康乃至比较富裕条件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
节俭更是党人一贯倡导和坚持的优良传统,革命领袖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从电视记录片《*》里可以看到,*生前用的毛巾毯上有许多补丁。保健医生多次劝他换一条新的,都被拒绝了。*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都发白了,补丁多达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的鞋底磨出了洞,鞋帮也绽开了,缝补好后仍然经常穿。*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他还警诫人们: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把浪费和贪污的危害等同视之。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曾经当过*的老师,他平生俭朴,留下了许多佳话。徐老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当校长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拣起来留作自己讲课时用。有些学生不理解,觉得他太小气.为此,徐老写了一首诗公布在校园里。诗中写道: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从这一件小事,可以看到徐老践行节俭的崇高品德。
改革开放以前,物质供应很匮乏,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都很节俭。比如,在穿着方面,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情况普遍存在。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节俭的优良品德和传统作风在相当多数人们那里越来越淡化甚至消逝了,而炫耀财富、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则越刮越盛越普遍。且不说动辄数千元、上万元的公款吃喝屡禁不止,党政机关办公大楼越盖越豪华,也不说极少数暴富者一掷千金、挥金如土,致使刚达低水平小康的中国竟然成了全球奢侈品销售的主要市场,即使在一般老百姓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生活中,大手大脚、不珍惜财物的现象也相当普遍。这个情况,不仅违背了中华民族和我们党崇尚节俭的优良传统,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相形见绌。
前几天,一学友给我发来一组图片,介绍了他所见所闻的德国人富而不奢的几则小故事。他在德国访问时到一朋友家作客,看到该朋友在打印资料时,随手将一些只使用了一面的废纸整整齐齐地放进一个纸盒里,说要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画画用,还说在德国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公民,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德国朋友请他到市中心一家中国餐馆吃饭,这在当地是一种很隆重的招待和礼遇,但每个人只能点一道菜。我这位学友点了肉片炒柿子椒加一碗米饭,餐后的盘子里无意间剩下了三片柿子椒。德国朋友问:你吃饱了吗?他说:吃饱了。不料,德国朋友竟然端过盘子,将那剩下的三片柿子椒全吃了,将我这位学友弄得很尴尬。学友后来得知,在德国餐馆用餐,吃剩的饭菜必须自己打包带走,否则就要被罚款。他听说,有几个中国游客在德国餐馆吃饭时,像在国内一样习惯性地剩下了约1/3饭菜。他们结账后刚出门,餐馆的服务员就指着饭菜大声提醒说:你们落下东西了!这几个中国游客不以为然,大摇大摆地离开了。不料,服务员马上打电话给有关部门,不一会就有工作人员找到这些游客,罚了他们50欧元。这几个中国游客不服气,工作人员解释说: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忍受着资源匮乏之苦,你们没有理由浪费!这一席话,将这几位中国游客弄了个大红脸。德国是世界上的第三大经济强国,2007年的人均GDP是我国的14.3倍。人家这么富裕还如此节俭,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和资格显财露富、自我炫耀地摆阔呢?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奢靡之风之所以明显滋长,窃以为,一是主流媒体对节俭美德倡导和弘扬得不够;二是缺乏惩治铺张浪费、糟践资源的法律法规。这两方面的问题和欠缺,应该是到了必须坚决纠正和弥补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