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到现在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实清明本是我们二十四节气之一,古语云“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关于清明的由来一样有着一个传说:
在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发生篡位事件,设计陷害了晋国的太子,迫使太子自-,太子的弟弟重耳为了避祸,逃走了,在逃亡在外的这段时间里,跟随他的大臣在流亡过程中纷纷各奔东西,离开了为难中的重耳,但还是有几个忠心的人跟随着重耳。
有一天,重耳饿晕过去了,为了救重耳,一个叫 介子 的人,从自己身上阁下一块肉,烤熟了喂给重耳吃,从而救了重耳,这才有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但是当重耳归国后,大肆封赏这些忠臣的时候,却恰恰遗忘了曾经的救命恩人——介子,后来有人提起后,重耳才想起重耳,但当此时重耳再派人去邀请介子的时候,介子不愿来,并且为了躲避他,背着母亲跑到山上生活,晋文公无法找到,最后听从一个大臣的意见,放火烧山,本以为介子会出来,但是没想到却使得介子和母亲烧死在一棵树上,晋文公悔恨不已。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这也就成为了我们后世对于清明节的由来的传说。
小学生清明节手抄报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