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两基?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两基知识黑板报资料来学习下关于两基的一些基础知识
两基基础知识
1、什么叫两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
2、什么是九年义务教育?
包括初等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实现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九年义务教育。
3、什么是普九对象?
指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的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推迟到七周岁。
4、国家制定有关教育的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共有18条。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法共有十章84条。从2006年9月1日开始施行。
6、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是如何划分的?
九年制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为小学6年、初中3年。
7、国家规定的小学和初中的班额是多少?国家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
城镇农村略有所不同,小学4048人,初中4050人为宜。主要考虑班级授课制,以组织教学,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
8、国家规定小学要开哪些课程?初中要开哪些课程?
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另外小学、初中还应开设地方课程。
9、国家规定在中小学建立几级教材体系?具体名称是什么?
国家规定在中小学建立三级教材体系,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三级教材体系。
10、中小学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的做法对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时计划,开齐课程,随意增减的做法是不对的,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办学要求。这是教育教学管理混乱,对学生不负责任和应试教育造成的。
11、为什么要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不能中途辍学?
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依法保护儿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应该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所以,不能中途辍学。
12、为什么要控辍保学?
控制学生辍学,加大治理辍学工作力度,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普九质量和水平。
13、我国义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一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我国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原则上义务教育覆盖我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聋、哑、弱智和肢残的儿童、少年。
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公共性:义务教育是由国家保障实施的公益性事业,其本质是国民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免收学费,收取杂费是义务教育一个阶段性现象,国务院已经明确要在两年内全部免除杂费。
14、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平等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都能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实践中不能对女性、少数民族、具有宗教信仰的适龄儿童、少年和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入学及学习歧视。二是获得的义务教育质量要大致平等,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各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提供的义务教育质量,应当是相对均衡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15、教师、社区及村(居)干部为什么要进村入户进行文化户口登记和核查?
为了准确地掌握公民接受教育的基本情况;准确掌握适龄青少年正在接受教育的情况;准确掌握1550周岁年龄段人口接受教育的情况,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各类人口的文化素质,所以要进行文化户口登记和核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和社区及村(居)干部的工作。
16、普及程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普及程度的主要指标及要求如下: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0%以上。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小学控制在1%以内,初中控制在2%以内。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8%以上;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85%以上。
17、什么是两基人口覆盖率?
两基人口覆盖率是指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实现两基的县人口数之和占本地区总人口数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两基人口覆盖率=已实现两基的县人口数之和本地区总人口数100%
18、中小学危房的等级如何划分?
根据建设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小学房屋危险性鉴定应按下列等级划分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无腐朽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19、为什么一定要拆除D级危房?
因为D级危房承重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险,所以一定要拆除。
20、拆了危房校舍不够怎么办?
政府通过危改项目重建校舍。
21、什么是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为了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国务院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2001至2002年,已经成功实施了第一期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安排专项资金52亿元,其中,中央安排专项资金30亿元,累计改造农村中小学严重危房1700万平方米。2003年,国家又全面启动了第二期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决定在2003至2005年共投入中央专款60亿元,基本消除全国农村中小学现有D级危房校舍,目前该工程正在顺利实施。
22、什么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国家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送到农村中小学。
23、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新机制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国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新机制的主要内容有:(1)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3)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4)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24、什么是两免一补?
两免一补是指对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由国家免除学杂费,免费教科书,对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
25、什么是两个提高?
两个提高是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
26、什么是三个增长?
三个增长指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7、什么是财政经常性收入?
是指每个财政年度都能连续不断、稳定取得的财政收入。根据财政部和全国人大预工委的规定,其原则上包括三方面:一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剔除城市维护建设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及其他一次性收入);二是中央核定的增值税及消费税税收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三是中央通过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28、什么是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
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安排的用于弥补农村税费改革(包括减、免农业税)形成的财力缺口的专项资金。
29、什么是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初中)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数小学(初中)在校生总数
30、什么是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初中)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初中)在校生总数
31、什么是城市教育费附加?
城市教育费附加指按照国家规定向凡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按三税的规定比例征收的教育费附加。
32、什么是地方教育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是省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增加地方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省教育事业发展,开征的一项政府基金。
按照地方教育附加使用管理规定,在省行政区域内,除三资企业外,凡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都应按规定缴纳地方教育附加。
地方教育费附加,以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同时计算征收,征收率由各省地方税务机关自行制定。
33、青海省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办法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各地要严格执行改革有关政策。一是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省补助到州(地、市)后,州(地、市)必须全额补助到县乡,不得截留,也不得由此扣减原补助给县乡的固定财力。否则,省财政将相应扣减对该州(地、市)的财力补助,直接补助到县;二是县一级要确保转移支付资金落实到乡镇,凡乡镇财政收支由县级财政管理的,在预算和决算报表中必须反映原应由村提留和乡统筹安排的乡村两级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严禁挪用转移支付资金,否则,省财政也将相应扣减对该县的财力补助;三是除按政策规定向农牧民收取有关税费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再向农牧民收费、集资和摊派。有违规违纪者,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34、什么是转移支付?
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之间资金的转移,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35、城市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实施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不得用于教职工发放奖金和生活福利等个人部分,不得用于中小学以外的大中专院校、幼儿园等。
地方教育附加主要用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修建、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使用方案,报同级征管会批准后执行。
36、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怎样计算?
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青壮年非文盲人数(受完小学四年教育以上人数+已脱盲人数)青壮年人口总数100%
37、个人脱盲标准?
个人脱盲标准是农民识1500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能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记简单的帐目,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五年制小学读满三年级或六年制小学读满四年级视为脱盲。
38、扫盲对象是哪些?
指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年满15周岁以上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青壮年,或小学三年级以下学历的半文盲,这部分人要通过各种形式文化补习扫盲。
39、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的要求是什么?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求是:15-50周岁人口非文盲率为96%以上;15-24周岁人口非文盲率为100%。组织脱盲人员继续学习提高,防止出现复盲现象,最近三年以来的脱盲人员复盲率低于5%;符合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所辖的农村行政村、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及同级的企业、事业单位均应达到上述标准。
40、什么是双高普九和扫盲?
是指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